之前因为封号潮的影响,卖家都变得小心翼翼的,前段时间有部分卖家突然收到了来自平台的侵权警告邮件,虽然官方传闻只是技术错误,但卖家们还是非常的害怕,"谁知道是故意的还是虚假的失误呢?"
毕竟,侵权不是小事,如果真的遇上侵权listing,下一秒商品就会被平台下架。在旺季之前,卖家正准备大展身手赚钱,但是只要一被投诉侵权,那么卖家就会错失良机,甚至可以说是血本无归甚至赔钱,这怎么回事?让我们往下看看吧!
有些卖家表示自己的listing突然就没有了,产品被下架甚至任何通知都没有收到,后面是去问了一下客服才知道被投诉侵权了。卖家虽然很不服气,但是因为流程非常的复杂和繁琐不敢去反诉,维权方甚至还可以要求平台冻结卖家的资金。卖家更害怕影响账号的安全,避免更大的损失,只能先想尽办法申述或者与对方私下协商和解,之后支付赔偿金额!
但是感觉怀里总是抱着一个定时炸弹,一旦爆炸可,产品就会被下架,严重一点的资金会被冻结,还有赔款惩处。 在暴雷以前,大多数人都认为侵权离他们很远。事实上,常见的知识产权侵权有版权、商标、发明专利、外观设计专利,这些就涵盖了卖家产品的选择和运营的方方面面,卖家需要谨慎避免。
在早期,大多数卖家对知识产权的意识很弱,侵权了也不知道。以美国为例,如果卖方以反诉方式进入诉讼程序,卖家从起诉到结案通常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。在此期间,卖方需要支付昂贵的律师费,而且无法快速的挽回商品下架的影响和损失。在这期间也可能会影响账户的正常运作,但跨境零售是无法承受这样的长期损耗。
另一方面,平台不仅受制于平台所在国的要求,且为避免连带责任往往所在国对维权方有偏向性,被投诉的卖家发起的申诉不会轻易通过,若多次申诉无法恢复,那么库存积压和产品的早期投入成本将造成不可计算的损失。由于难以承受高成本的反诉、上诉,大多数卖家都更愿意和维权方协商快速和解。
辩护人的的弱势与高和解意愿,在一定程度上就会有某些以不正当竞争为目的的维权行为。一般来说,知识产权的保护主要基于两种方式:向当地法院起诉和平台投诉,前者主要是合法拥有的知识产权来保护他们的权利,后者主要是要求平台下架产品,并使卖家无法在规定期限内销售该产品,最终目标让他失去竞争优势,再加上亚马逊平台为维权者提供的证据门槛较低,一些并不是真正拥有知识产权的"假维权者"将其作为恶意竞争方法之一。
此时,处于劣势的中国卖家经常因侵犯知识产权而措手不及,因为不知道要如何处理,导致错失了挽回事态的良好时机。
1、侵权事实明确,投入成本高
如果被投诉下架产品的卖家在平台申诉无果,并且侵权产品有大量库存并已投入运输、海外仓库、广告和其他大额成本,请委托律师与维权方协商私下和解,尽量的拿到授权,弥补销售链条减少损失。。
2、侵权事实明确,成本可控
如果产品库存少,成本价格不高,且成本相对可控,仍采首要和解的策略。如果对方提出的补偿金额等结算成本高于当前可控成本,建议尽快调整产品和涉及产权的相关内容再尝试销售。
3、侵权事实模糊或维权方产权存在漏洞
委托律师撰写平台申诉函,并与维权方沟通,试探对方的目的和意愿,协商和解事宜。 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是法院诉讼,卖家必须注意案件动向,与维权方保持沟,达成和解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效率,以美国为例,被告需要在收到法律文件后21天内需应诉,并通过跨境邮件递送法律文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。当卖家收到法律文件时,没有太多时间可以协商和解。为了避免在规定时间内被缺席判决或草草应诉,如果卖家无法在短时间内达成和解,需要
请记得提前向法庭提答辩或合理延长答辩申请。
卖家应在日常运营中尽早建立知识产权意识,并正确规避知识产权侵权风险。常见的顾虑主要包括以下两点:
1、选品自查
卖家在供应链中取货,要与供应商就版权、专利等知识产权达成共识,但为防止部分供应商不合作,卖家可通过查询工具查看所选产品是否存在侵权风险。
2、注册版权、专利
当卖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卖家应自行注册商标、版权和专利。拥有版权和专利意味着卖家可以避免市场产品的同化,排除竞争对手的模仿,巩固自有品牌的软实力。许可费和许可费也将成为销售商的另一个收入来源。
总之,知识产权问题不应被卖家忽视,尤其是在旺季前夕的关键时刻。权威、专业的知识产权保护,可以成为卖家在做跨境电商的时候规避风险,例如IPCN知识产权。
助商汇拥有丰富的国内外知识产权处理经验,也有专业的海外律师帮助到您,我们公司不仅有专利规避、专利布局、商标检索、PCT、国内外商标注册、国内外专利申请、中美版权登记、国际R标转让等服务,对侵权维权、侵权投诉、侵权反投诉、侵权案件诉讼和侵权案件处理也是有丰富的经验。